美團對于亞馬遜模式的復刻史
王興是一個研究型創業者,這是老搭檔王慧文的評價。
王興擅長解構已經被證實成立的商業模式,并以合適的方式移植到中國本土,之前寫過,美團文化是猛學亞馬遜,亞馬遜就是美團的燈塔,而王興也和貝佐斯最像。
很多美團員工的工位上,基本都放著一本《亞馬遜逆向工作法》,以便認知迭代時作為引述。
從沒有一家公司,把另一家公司如此奉為明燈。甚至公司內部職級晉升都會以金字塔原理、高效能人士這些亞馬遜有關的理論作為備注。
某種意義上,亞馬遜已經成為美團內部的一種效率工具,美團老話中的“以客戶為中心”、“長期有耐心”、“堅持做正確的事”都流淌著亞馬遜的基因。
亞馬遜從零售起家,以虧損換規模,崇尚客戶至上。亞馬遜并不是程序員最想去的大廠,因為頻繁加班、時薪過低、福利差不多也是白開水。
亞馬遜信奉長期主義,貝佐斯連續20多年的致股東信都提到這一點,美團將長期有耐心變成了企業文化。
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以虧損換規模這個模式跑的通,但疫情之后,似乎規模成了美團的敵人。
大規模騎手勞動保障的困擾、商家抽傭擠壓實體店收入被外界批評、作為上市公司很難在低客單價中賺取利潤,于是美團淡化了對規模擴張的追求,更加追求穩健的發展。
于是,美團再次猛學亞馬遜,引入財務匯報系統WBR(Weekly Business Review)。
這個系統保留了大量底層數據,以前美團反饋數據不細致,問題可能被報表簡化掉了?,F在一線數據直達決策層,業務問題一目了然,再也瞞不過去了。
美團效率為什么這么高?因為每個一線員工都是王興的毛細血管。
不僅文化上學習亞馬遜,戰略轉型上也有亞馬遜的影子。
2021年美團戰略從“Food+Platform”轉向“零售+科技”,類似于亞馬遜從一家在線書店像電子商務轉型的故事。
美團閃購的定位是“Everything Now”,而亞馬遜商店定位是“Everything Store”。
亞馬遜成為全球零售巨頭,超越沃爾瑪,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對于物流運力的持續投資。
之后通過購買任何東西和Prime會員免費快遞服務,將積累多年的物流運力商業化成功。(京東也在嘗試走這條路)
外賣規模大,但客單價低,美團亟需閃購這種基于強履約能力帶來的高配送服務的盈利模式作為美團的第1.5曲線(存量找增量,高頻帶低頻)。
亞馬遜在物流之后的第三曲線是AWS(提供包括算力、存儲、數據庫等各種基礎設施),已經成為了零售和物流之后的重要支撐。
也正是因為AWS,亞馬遜摘掉了電商公司的帽子,變成了一家科技公司。
但美團云卻沉寂下來,不再對外提供服務,專注于服務內部技術體系。
云服務的先發優勢是決定性的,AWS誕生之初,行業沒有太多競爭者,2013年美團云入局時,阿里云已經有了飛天,之外還有騰訊云和華為云。當然美團也沒有安迪賈西(AWS前CEO)。
也就是在云服務這點上,美團和亞馬遜出現了分歧,“零售+科技”作為下一階段的集團戰略,美團在科技這個下一個增長曲線的尋找上,會不遺余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美團對于亞馬遜模式的復刻史
王興是一個研究型創業者,這是老搭檔王慧文的評價。王興擅長解構已經被 -
穩定性建設的三個中心
前言:三個中心穩定性建設經常有三個中心的說法“以故障治理為中心... -
一番原創 | 9個自動化腳本,PPT批量生...
?點擊『一番碼客』并關注,獲取更多效率軟件!引言最近一番在整理資料 -
鵝廠程序員親測AI寫真通用版,女友直呼...
關注并星標騰訊云開發者 每周4|鵝廠一線程序員,為你“試毒”新... -
清華大學龍明盛:人工智能工程化軟件研發
今年以來,一系列通用大模型和領域大模型相繼發布,將人工智能(AI)推 -
【本地】燈塔市舉辦2023年殘疾人基本信...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國殘聯、遼寧省殘聯、遼陽市殘聯關于做好持證殘疾人基